新生儿肝炎有哪些症状
新生儿肝炎有哪些症状
答案是,新生儿肝炎是一组始于新生儿期、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、巨细胞病毒、风疹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肠道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临床综合征。弓形虫、李斯特菌、梅毒等也是新生儿肝炎的病因之一。症状是:
1。新生儿肝炎起病缓慢,宝宝会出现呕吐、厌食、体重增加不足、腹胀等症状。大便颜色呈浅黄色,严重时可呈灰白色,尿液颜色呈深黄色。
2。肝脾肿大,中度肿大,主要是肝肿大。少数严重者病程较长可导致肝硬化、肝功能衰竭。
3。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,或持续存在。总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/L(10mg/dl),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,以结合胆红素为主。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或正常。
4。大多数黄疸会在 3 至 4 个月内缓慢消退。它还可能并发干眼病、低血钙性惊厥、出血和腹泻。常并发维生素A和D缺乏。
5。可能有肝病、遗传病和孕期母体感染家族史。检测结果显示尿胆汁水平和尿胆红素呈阳性。
新生儿患有肝炎怎么办?
如果宝宝确诊为新生儿肝炎,经过保肝等治疗后会很快好转,一般不会有严重后果。
对于大多数新妈妈来说,宝宝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黄疸。当发现宝宝出现黄疸时,不要惊慌。首先初步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。如果是生理性黄疸,则无需担心。只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就可以了。一般2周左右就会消退。
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,一定要赶紧去医院,刻不容缓。因为这种黄疸通常发展很快,而且病情往往比较严重。
如果宝宝黄疸严重,或持续恶化,或2周后仍未消退,或复发,应尽快就医,否则可能会延误治疗。
宝宝出现黄疸时,一定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。有时大便的颜色对诊断也很有帮助。
积极治疗,60%-70%的患者可以康复,较少人发展为肝硬化而死亡,但没有特效治疗方法。
1。加强营养,补充维生素A、B、C、D、E、K、钙、铁,或添加Gantelex促进排毒功能,肌苷促进能量代谢。
2。胆酸钠:每次0.05g,每日3次,可促进脂肪消化。
婴儿肝炎综合症病程较长,给孩子喂养带来困难,因此需要耐心护理。房间应保持空气新鲜、阳光充足。
如何预防新生儿肝炎?
怀孕后,育龄妇女应尽快筛查乙型肝炎感染迹象。对于HBsAg阳性且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孕妇,从预产期前3个月开始,每月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。 ,每次剂量为200-400IU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,同时可注射乙肝疫苗;出生后2周,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,剂量为200IU,新生儿1个月、6个月各1剂。乙型肝炎疫苗。
之后,尽快加强免疫。及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,可阻断85%以上的母婴传播。对于无感染迹象的孕妇,其新生儿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。
专家意见:
新生儿肝炎最突出的表现是黄疸,在新生儿期1-3周开始或生理性黄疸不消退或消退后又出现,逐渐明显,皮肤、巩膜(白眼) )由黄色变为黄绿色。 。肝脾肿大。尿液呈深黄色,粪便呈白色或黄色。儿童经常患有腹泻和营养不良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