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时代流行的瓷器图片(乾隆时期的瓷器图片)
1. 乾隆时期的瓷器图片
1.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。
这方宝玺为白玉质地、交龙钮,阳文篆书“纪恩堂”,印体环刻乾隆帝御制《纪恩堂记》全文。此玺整体品相良好,惟见火烧痕迹。专家认为,此印原存放在圆明园纪恩堂内,而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,纪恩堂亦未能幸免,此印极有可能就是在那次大火中被烧成现在这个样子的。
2.乾隆御用仿石釉双联笔筒。笔筒是由两个菱形相叠套联而成,俯视呈“方胜”状,笔筒整体内外以黄、红、灰、褐等色勾绘出花斑石的图案色彩,效果与天然原石纹理、色质并无二致,难以区分。
3.清乾隆碧玉交龙钮“避暑山庄”印
“避暑山庄”印是清代皇家宫殿的镇殿之宝是避暑山庄的重要标志。印面12.8厘米见方,印台高4.8厘米,印纽高5厘米。印文为阳文玉箸篆“避暑山庄”四字。印纽为交龙钮(双龙),配明黄色绶带,是皇家玺印最尊贵的钮式之一。
2. 乾隆时期最具特色的瓷器
清乾隆钧红釉灯笼瓶红而且浓,滋润均匀,华而不俗,釉层中有细小的龟裂纹理。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,但色釉一般不脱口。色调红里泛紫,又称“玫瑰紫釉”、“海棠红釉”。
历史上鲜红釉瓷器曾倍受人们以及历代帝王的珍爱,如清代的乾隆皇帝对鲜红釉瓷更是喜爱有加,每每摩挲把玩,倍加赞赏。他的诗:“雨过脚云婪尾垂,夕阳孤鹜照飞时。泥澄铁镟丹砂染,此碗陶成色肖之。”就是在吟咏明代宣德时期的红釉碗。
3. 乾隆时期的瓷器图片及价格
乾隆年间天蓝樽的重量约115斤
霁蓝釉,又叫“积蓝釉”、“积青釉”,高温钴蓝料的一种,创烧于元代,至明宣德时期,霁蓝釉瓷器烧制量巨大,达到顶峰,后历朝历代未曾停烧。它的烧制工艺是先在生坯上施釉,放置1200~1300℃高温下一次烧成。所烧瓷器颜色色泽凝重,浓淡均匀、呈色稳定,釉面不流不裂。
4. 乾隆时期 瓷器
1、瓷胎。凡普通之瓷器均属瓷胎,撷瓷粉之精液澄清,融成泥浆,以成胚胎。瓷胎碾石为粉,研细成胚。瓷胎音清而脆。瓷胎之沙底,设底露胎而不涂釉。沙底贵白贵细,以细沙底为上。
2、浆胎。凡极轻而薄之瓷器,均属浆胎。浆胎质轻而松。浆胎瓷器胎薄体轻,以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、印盒等为多。
5. 乾隆时期精品瓷器图片
1.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2.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3.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4. 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5 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6..北宋汝窑青釉葵花洗7.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8. 霁蓝釉粉彩开光花鸟暗刻松石绿如意双耳尊9. 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10. 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。
6. 乾隆时期最著名的瓷器是什么
百鹿尊各种形态的都有,而且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馆之中都有属于它的一席之地,但在民间,似乎还真的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精品官窑百鹿尊。它是属于乾隆时期特意烧制出来的粉彩瓷器,也算是所有瓷器之中比较大气且另类的存在。画中这一些鹿嬉戏的自然景色,整个绘画精雅细腻,布局也是够丰富繁华。
7. 乾隆时期的瓷器图片大全
乾隆时期的瓷器造型十分繁多,如天球瓶、葫芦瓶、牛头尊等极普遍。瓷制的 各种文房用具,如粉彩笔筒、笔杆、镇纸、印泥盒、浆糊盒等,式样新异,精工细 作。
青花、粉彩的瓷制鼻烟壶和龙头带钩、香熏等服御、陈设器制作精巧。
瓶类种 类繁多,有双联、三联、四联直至九联瓶。另有壁瓶、轿瓶、转心瓶等。乾隆佛教 八宝由平面图案变成了立体粉彩瓷器。乾隆多各种瓷塑,有各种人像瓷塑和佛教的 达摩、观音等塑像,另有动物瓷塑多种(青蛙、鹦鹉、叭狗等)。
乾隆瓷讲究雕镂 和附加堆饰,如瓶类附螭耳、象耳、鹿耳、羊耳等。
8. 乾隆时期的瓷器图片欣赏
瓷母正式名称是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,清代乾隆年间烧制,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、彩达17层之多,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,享有“中华瓷王”的美称。高86.4厘米,口径27.4厘米,足径33厘米。瓶洗口,长颈,长圆腹,圈足外撇。颈两侧各置一螭耳。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、彩达17层之多。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、珐琅彩、粉彩等;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;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。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、松石绿釉、窑变釉、粉青釉、霁蓝釉、仿汝釉、仿官釉、酱釉等。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,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,共12个开光,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,分别为“三阳开泰”、“吉庆有余”、“丹凤朝阳”、“太平有象”、“仙山琼阁”、“博古九鼎”。另6幅为锦地“卍”字、蝙蝠、如意、蟠螭、灵芝、花卉,分别寓意“万”、“福”、“如意”、“辟邪”、“长寿”、“富贵”。瓶内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,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书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款。
简单的说就是基本上各种釉彩和花纹都能看见,就叫做瓷母。
相关文章